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科学研究与平台 >> 正文

鄂东南通城方言中“女性称谓”缺失的原因初探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7-01 [来源]: [浏览次数]:

(1.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湖北咸宁437005;2.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 鄂东南通城方言中“女性称谓”缺失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文中通过对通城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作对照,发现大量的女性称谓缺失,现有的女性称谓大多数也只在引称中出现,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由历史传承、文化和宗教等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通城方言; 女性称谓; 亲属称谓; 缺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

通城方言一直是通城人们生活、生产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千百年来由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孕育而成的社会现象,据《通城县志》记载,早在公元499年的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就把下隽县改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 ;1072年的宋神宗熙宁五年划崇阳县的南上隽、天宝、乐化三乡二十二里立通城县(今隽水镇),由此可见通城县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城方言也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积淀,从古至今一路劳顿奔波,穿越历史的时空走到了今天。“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方言,地方文化就失去了依附”,[1](P1)同样,没有地方文化,方言就会没有特色。现在的通城县位于湖北东南部,与湘、鄂、赣三省的平江、岳阳、临湘、崇阳、修水等5县接壤,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较为重要,而通城方言也就处于北方方言、湘方言与赣方言的包围之中,加之历史上人口频繁的迁徙与流动,各地方言在这里交融渗透,使它的语言成分既古老又复杂,所以被学者们称为“研究汉语言历史的宝库”、“研究古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外地人听通城话基本以为是外国话。通城方言语言浑厚重浊,复杂多变;语汇生动丰富,耐人寻味;语法虽跟普通话较为接近也有一些特殊之处,还有其他方言很少出现的词素倒装现象,如去回(回去)、人客(客人)、鸡公(公鸡)……等。另外,通城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在普通话里面已经消遁了的古语词,即口语中也只知其音、其义而不知其形的词汇。鉴于此,国内外语言学界对通城方言的研究极为重视,并有相关的专著出版,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通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条件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也为通城与外界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遗憾的是,在学者们对通城方言的探索与研究中,很少有人对通城方言“亲属称谓”中的“女性称谓”缺失的原因予以关注,作为通城人,我喜爱家乡的方言,虽然语言并非我的研究方向,但我以为“女性称谓”缺失的原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不妨列举一下通城方言中的部分“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对照情况:[2]

【通城方言】太公dai24 k212(又称“大太公”,指男性)

【普通话】父亲的祖父

【通城方言】太婆dai24 bo22(又称“细太公”,指女性)

【普通话】父亲的祖母

【通城方言】爹爹tiа212 tiа212(指女性)

【普通话】爷爷、外祖父、奶奶、外祖母

【通城方言】大爹dаi33 tiа212(指男性)

【普通话】爷爷、外祖父

【通城方言】细爹i24 tiа212(指女性)

【普通话】奶奶、外祖母

【通城方言】阿铺大爹a212 bu24 dаi33 tiа212(指男性)

【普通话】外祖父

【通城方言】阿铺细爹a212 bu24 xi24 tiа212(指女性)

【普通话】外祖母

【通城方言】爷iа22(指男性)

【普通话】父亲(引称)

【通城方言】爸爸pa?55 pa?55(父爷fu33 iа22) (指男性)

【普通话】父亲、岳父、公公

【通城方言】妈妈ma212 ma212(指女性)

【通城方言】嗯妈n31ma31(指女性)

【普通话】母亲、岳母、婆母

【通城方言】唧爷ti?55 iа<, /SPAN>22(指女性)

【普通话】母亲、养母、奶妈

【通城方言】爷爷iа22 iа2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叔叔、伯伯、婶母、继父母、养父母,也用来称

呼姨父、姨妈、舅父、舅妈、姑父、姑妈以及父

母一辈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阿姨

【通城方言】叔伯么y?55 pa?55 me31(指女性)

【普通话】妯娌

【通城方言】老公nau31 k212

【通城方言】外咧人ai33 de22in22(引称)

【通城方言】屋咧u?55 de22(引称)

【通城方言】老脚nau31 tio?55(引称)

【通城方言】男客non22 ha?55(引称)

【普通话】丈夫

【通城方言】老婆nau31 bo22

【通城方言】内咧人i33 de22in22(引称)

【通城方言】屋咧u?55 de22(引称)

【通城方言】堂客do22 ha?55(引称)

【普通话】妻子

【通城方言】崽咧tsai31 de2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儿子、女儿的统称,也指男孩子、男青年或女

孩子、女青年

【通城方言】姑咧ku212 de22(指女性)

【普通话】少女、男青年的对象、年轻的妻子

【通城方言】哥ko21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兄、嫂、姐、姐夫、大伯子、大姑子、年纪大过

自己的同辈人,在名字后面加称

【通城方言】老弟nau31 di33(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弟弟、妹妹、妹夫、小叔子、小姑子、年纪小过

自己的同辈人,引称

【通城方言】老表nau31 piau31(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通城方言】外甥ai33 sεn21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姐姐或妹妹的子女

【通城方言】孙sn21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孙子、孙女

【通城方言】孙者sn212 tse22(指男性或女性)

【普通话】年纪小的孙子、孙女

【通城方言】外孙ai33 sn212,

,

【普通话】,外孙、外孙女

……

……

以上列出了通城方言中绝大部分的“亲属称谓”,从左边一栏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女性称谓指代女性。这类称谓在通城方言中出现较少,即或有,也多在引称中出现,如:“太婆”、“妈妈、嗯妈”、“老婆”、“姑咧”等,这少有的几个称谓中,“太婆”、“老婆”、“姑咧”(作“恋人”或“妻子”含义时)一般只在引称中出现,在对称中,“太婆”往往称为“细太公”;“老婆”、“姑咧”在对称时,往往以该女性的名字代替;只有“妈妈、嗯妈”在对称和引称中都会出现。“姨妈、舅妈、姑妈、姐姐、老妹”这几个称谓我之所以没列出来,不是说通城方言中没有,只是他们常常出现在书面语言或引称中,而在对称中一般用“XX爷爷(读“牙”字音)”代替。

(二)男性称谓指代女性。这类称谓在通城方言中出现较多,如:“细太公”、“细爹”、“阿铺细爹”、“唧爷”、“堂客”、“叔伯么”等,它们分别对应着普通话里的“太婆”、“奶奶”、“外祖母”、“母亲”、“妻子”、“妯娌”等,这些词中除了“堂客”、“唧爷”现在很少使用之外,其他的普遍使用。“堂客”一词从字面上看,可能是“堂上的客人”或“在堂上接待客人的人”之意,如果是这样,那把“妻子”称作“堂客”应该是高抬了,而事实上,在通城方言中,如果是“丈夫”以外的人称某女人为“堂客”,就更含有贬损意味,因此目前这个词使用不太多。“唧爷”这个词,外地人完全看不懂也想不明白,从字面上有一个“爷”字,好像是一个男性称谓,但加上了一个“唧”字,表达的确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称谓。在部分农村或山区,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把“妈妈”、“养母”或“奶妈”称作“唧爷”,我认为这个词,应该是从母亲的功能转化而来的,因为过去的母亲必须对孩子喂奶(不像现在的一些女人为了保持体型,不喂奶改用牛奶),行使起哺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而男人是不可能有这个功能的,而“奶汁”或“乳汁”在通城方言中就叫“唧”,女人的“乳房”叫“唧巴”或“唧婆”,小孩吃奶也就叫“吃(读“恰”字音)唧”,那么“爷”字呢,应该是女性称谓缺失用男性称谓代替的原因吧。

(三)男性称谓指代男性或女性。这类称谓在通城方言中出现最多,往往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如:“太公”可指“太公或太婆”;“爹爹”可指“爷爷、外祖父或奶奶、外祖母”;“阿铺爹爹”可指“外祖父或外祖母”;“老表”可指“表哥、表弟或表姐、表妹”;“外甥”可指姐姐或妹妹的“儿子或女儿”;“孙”可指“孙子或孙女”;“孙者”指代年纪小的“孙子或孙女”;“外孙”可指“外孙或外孙女”;“崽咧”既可指“儿子或女儿”(例如:我家有三个崽咧,就是“我家有三个子女”之意),也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称。这些称谓中又数“爷爷”、“哥”、“老弟”等包含的意思更多,指代的人也更多。“爷爷”一词既可指有血缘关系的叔叔、伯伯、婶母,也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母、养父母以及父母一辈的人,另外,“姨父、姨妈、舅父、舅妈、姑父、姑妈”等称谓在通城方言的对称中几乎很少出现,往往用“爷爷”代替,不过经常会在“爷爷”前加上被称呼人的名字,如XX爷爷,或在“爷爷”前加上被称呼人在自家兄弟姊妹中的排行,不分男女,如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等;“哥”一词既指兄、嫂、姐、姐夫、大伯子、大姑子,也指比自己大的同辈男性或女性,在名字或者在排行后面加称,如:XX哥或大哥、二哥……细哥等;“老弟”一词可指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小叔子、小姑子、年纪小过自己的同辈人,一般在引称中出现,对称中往往直呼其名或在名字与排行后面加称,如:XX老弟或大老弟、二老弟……细老弟等。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通城方言中明显的女性称谓不多,即便有也多在引称中出现,在对称中却很少出现;而用男性称谓指代或包含女性称谓的占绝大多数,出现这种较为奇特的现象,其实也并非只有通城县,湖南岳阳、临湘一带更为系统,它们的方言中甚至把“爸爸”叫“大爸”,“妈妈”叫“细爸”,这的确是个有趣的现象,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由历史传承、文化和宗教等因素造成的。

首先,我们从历史传承来谈,通城与岳阳、临湘等地女性称谓缺失,“这实际上是古代称谓的原版写照,直到汉代,妹妹的称呼还未出现,而叫女弟(更早时则称女兄),祖父母均称祖,父母亲皆称亲,分性别称谓迟至汉代后才成系统”。[1](P106)汉代距今几千年,各地方言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的发展、交融、变异、同化,古代因素越来越少,当代因素越来越多,这种变化有目共睹也在所必然,为什么古代称谓能在这些地方保存得较为完好呢?因为通城与岳阳、临湘都属赣方言,而赣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较少的一种方言,它的变化与发展自然比使用面积广、使用人口多的方言要小与慢;另外,赣方言的形成群体主要是“东晋末年,中原汉族受北方部落的侵扰,为逃避战乱大举南迁,到达江西中部。以后客家人两次由北向南的迁徙,也几乎以江西为中心站”,[1](P25)这些人落脚此地后,就形成了我们现今的赣方言区,它通行的地区包括江西中部和北部、湘东10多个县、闽西北的几个县市,还有鄂东南和皖西南的部分县市。“这个方言区的先民,不是南下的‘难民’,就是南下的‘移民’,其所移居之地,又‘天高皇帝远’,结果他们的语言,也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说并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至少也是唐宋遗韵,充满着文采风流”。[3](P27~28)就这样,通城等地较好地保存了古汉语的特点,除了称谓外,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大量的古入声字的保留,且入声都带喉塞音?等;往往保留了六到七个声调;词汇也很典雅古朴,如面(脸)、索(绳)、翼(翅膀)、戏(玩)、日头(太阳或阳光)、上昼(上午)、下昼(下午)、大胯(大腿)等众多古色古香的词可信手拈来。“所以,你别看南方方言不咋的,土,听起来有股子地瓜味儿,认真说来,不少是咱们老祖宗的话,正宗的华夏雅言。”[3](P27)通城及其他操赣方言的人大多是背井离乡从北方来到南方的,要么由于战乱,要么由于饥荒,南迁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心里憋着一口气,发誓要让祖宗开创的文化薪尽火传,至少,那话音不能变了,这就叫:“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其次,我们从文化来谈谈,通城地处鄂东南,东、南、西三面有几座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围绕,只有北边地势相对平坦,是较明显的丘陵地带,整个县的居民基本生活在一个窝盆区,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地处山区的通城人生性仁慈、忠厚、善良,向来有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敬长辈,爱护子女,勤劳纯朴,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传承文明,改革开放之前很少有人走出故土去谋生的,通城至今只有公路与外界相通,没有铁路更没有飞机,人们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文化传统和交通不便,人们很少跟外界联系,因此这里民风淳朴,邻里乡亲亲如一家,虽然不在皇城根下,也远离繁华都市,但并非荒蛮之地,相反人们自得其乐、自由自在的在这里生活与生存着。在一个相对偏远、封闭的环境里,各朝各代的统治者的各种政令与法律,规矩甚至是繁文缛节对这块土地的影响相对较少,因此,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儒家文化尤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通城表现得不太明显,男女地位较为平等,对女性也比较尊重,在称谓上男女混称,没有性别称谓上的歧视,这种较封闭的农耕文化下产生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也应该是通城方言中女性称谓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一些习俗来佐证以上观点:首先,通城称谓中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不像邻近的崇阳县等地,生孩子时别人会问生的是“顺伢子”还是“倒伢子”?即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子?他们称“女孩子”为“倒(dào)伢子”,所谓“倒”有“反的、不顺”之意,也就是说女孩子是不该来的,不受欢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这里可见一斑了。而通城人在别人生孩子时会问生的是“崽”还是“女”?这是性别的纯客观描述,不带任何偏见和对女性的歧视。其次,在习俗中,也可看出对女性的尊重,很多地方都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也就成了外姓人,因此湖北省的阳新县、咸安区、鄂州市、武汉市周边等地就有一些习俗:如,出嫁了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不能在娘家生孩子,怕把晦气带回娘家,或带走了娘家的福气;也不能在清明节回家扫墓,怕沾了娘家的好风水,损害了儿孙的利益;还有,即便平时女儿和女婿回娘家看望父母,也不能在娘家同床,必须分床睡,“宁可在家停尸,不可在家停双”,因为过去认为男女之事是污浊不洁的,且出嫁了的女儿是外人,会给娘家带来不吉利甚至是灾祸,等等。在通城,却很少有这种习俗,出嫁了的女儿在家过年、生孩子很常见,清明节照样回娘家扫墓,女儿、女婿在娘家可以同床共枕,没有太多的束缚,足见通城对女性的尊重与男女平等了。

最后,我们从宗教来谈谈,通城为什么没有很严重的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思想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引自《诗·小雅·北山》),通城历朝历代也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为何在男女地位上思想却较为自由与开放呢?我认为宗教的因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据县志记录,通城境内有道教、佛教与基督教[4],道教流传久远,较之佛教与基督教,其影响更大更广些。早在唐代,真人罗公远便在通城县锡山东北的九宫山建庙修炼,故九宫山又名“罗公山”。自此道教盛行,庙、观遍布。宋代以后,分“正一”、“全真”两派,正一派道士为“在家道士”,允许结婚,非斋期可吃酒肉,通城的道士多为“正一”派。因此,道教的思想、观念由于这些俗家道士的传播和影响而在通城逐渐大众化与生活化了,从而也在通城人的思想中潜移默化。究竟道家哪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了呢?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老子和庄子》时,强调老子留给后世的生存智慧的核心是:“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认为水最柔,但水最强,战无不胜,所以弱者生存;而儒家认为阳为刚、为强,阴为柔、为弱,所以强者生存;在男女的地位上,儒家宣扬“男尊女卑”,“男强女弱”,而道家认为女人柔弱似水,却能左右强悍的男人。因此,在道家看来女人不仅不弱、不受歧视,且不可小视。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的生存智慧的核心是:“真实、自由”,他认为,鹰就该在天上飞,鱼就该在水里游,人就应该真实而自由的率性而为,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该过什么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那就是幸福。因此,道家认为人活着就要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于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的通城人性情中自由洒脱的成分较多,不太固守儒家的规矩习惯,甚至能摒弃很多陈规陋习,较为自由的生活,较为真实地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在对待女性上,通城男性能尊重与善待女性,不把女性看成“第二性”,认为女性与男性一样只是性别角色与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这里可略举一、二例:通城女性出嫁那天,新郎家会在中餐时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在宴席上对着门口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叫“上亲位”,只能是新娘的父亲或舅舅坐;其次重要的是紧挨着门口的位置,叫“朝(读cháo)席”,只能新娘坐,其他的位置就基本可以随意坐了。而在阳新等地的农村,新娘出嫁,送亲队伍一般上午十点、十一点左右出发,简单吃点东西,到达新郎家已是午后二、三点或更晚,男方家里只招待客人晚宴,晚餐其他人上桌吃饭,新娘是不能上桌的(本人就嫁到阳新,结婚那天差点饿晕),并不因为新娘在这一天的特殊身份而允许与男人、客人同桌吃饭,可怜的新娘在经过嫁前的操劳及在路上的劳顿后,早已又累又饿。在平时,阳新女人不论家里有客无客,很少上桌吃饭,基本都是在灶边吃点剩汤剩水。而通城女人平时都可以与男人或客人同桌吃饭,在结婚这天专门有“朝席”这个特殊的位置安排给新娘。还有一例,阳新女人在生日那天不能吃饭,需饿着,表示对母亲的孝顺,而男人却不用饿饭,不需用这种自残的方式表达孝顺。在通城,不管男人或女人过生日都同样重视,父母都会煮溏心蛋(俗称“元宝”)以示祝贺,从这些例子中就可看出通城对女人的尊重与重视了。所以,通城人在称谓上直接用男性称谓称呼女性,既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又简单易记,符合通城人尊重、善待女性与喜爱追求单纯、自由生活的特性。

毋庸置疑,鄂东南通城方言中“女性称谓”缺失也许还有更多、更恰当的原因,有待学者与同行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作为方言研究者来说,我们不仅要关注方言的音、调、字、词、句和语法等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消亡,而且也应关注方言演变发展过程中背后所隐含的大文化系统。只有这样,我们对方言才能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加彰显方言的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甘于恩.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引自刘国斌编著,陈有恒审著.通城方言[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1. 163 ~ 166.

[3]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7~ 28.

[4]通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城县志[Z]. 1985. 642 ~ 64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