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与动态 >> 正文

创新引领未来 转型驱动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4-17 [来源]: [浏览次数]:

创新引领未来 转型驱动发展省教育厅莅临我校检查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作者:记者:吴乐盈 点击数:323 更新时间:2016-6-29本网讯(记者 吴乐盈)6月27日,以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军为组长的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检查组一行4人莅临学校考察,学校在一号会议室召开汇报会。党委书记彭育园,校长吴基良,副校长钟儒刚、白育庭、高焕清出席会议,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领导参加了汇报会。汇报会由副校长钟儒刚主持。

会上,校长吴基良致欢迎辞。他说,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院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应用型转型发展为契机,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对办学定位再认识、再思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推进产教融合、企业合作为主要路径,努力办出特色;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会上,校长吴基良向评估组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汇报了学校被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后的工作开展情况。吴校长说,学校秉承“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办学、高端升级、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在转型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2015年初,咸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湖北科技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湖北科技学院转型发展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同年7月,学校集中邀请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及事业单位等14名专家围绕转型发展,参与学校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方案遵循“适量的学科基础、适用的专业技能,高精的专业技能、高雅的人文素养”(“二适”、“二高”)的“融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后劲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打造专业特色品牌。一是依托专业发展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试点学院;二是联合相近专业打造“三大专业集群”;三是依托学校专业布局,优先发展和建设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采取五项措施,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一是实施“双师双聘双百”工程;二是实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和实践教学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注重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到校任教;四是直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五是依托“湖北省省属高校青年教师出国留学项目”,每年选派多人出国访学,助推年轻教师国际化成长。

会上,检查组专家就“双百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公助”的模式等问题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检查组成员、武汉东湖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启红代表检查组发言。他表示,湖科转型发展理念先进、思路明确、定位准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目前正走在全省前列,转型经验值得大力推广。学校转型过程中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目前,湖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探索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凸显。

同时,为进一步科学务实地做好转型发展工作,周启红提了六点意见和建议:一是把学习研究贯彻始终,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能技术上来,转到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调整专业设置;四是进一步拓宽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五是不断优化、构建转型发展的评价体系;六是不断总结提炼转型发展试点经验,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军指出,转型发展的“转”,一是要围绕产业、行业的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学校要在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二是在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上下功夫;三是在改革创新上再下功夫。张建军强调,转型发展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建设发展情况作出有力的探索。

期间,检查组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爱尔眼视光学院、非动力与核技术研发中心、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等,并与师生代表召开座谈会。

省教育厅莅临我校检查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 摄影:吴乐盈

以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军为组长的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检查组一行4人莅临学校考察

检查组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爱尔眼视光学院 摄影:林立

摄影:林立

摄影:林立

摄影: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