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启帷幕
作者:记者 吴乐盈 更新时间:2016-6-8

咸宁市“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仪式在学校图书馆举行 摄影:刘畅
本网讯(记者吴乐盈)一张张精美照片唤醒一个城市文化的记忆,一个个精准的数据诉说着家园的过往今昔……“五古丰登”咸宁最美古建筑大型图文展前,参观的师生或驻足观看,获拍照留恋,无不为咸宁的古建筑、古桥等惊叹不已。
为迎接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咸宁市委宣传部和湖北科技学院共同主办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包括“五古丰登”咸宁最美古建筑大型图文展、“楚风吴韵——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舞蹈)传承汇演”以及“鄂南文化展览馆”大型图文、文物及模型展等。
6月7日下午,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图书馆举行。咸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镇方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中苏等出席启动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彭育园、副校长高焕清、吴鸣虎参加。
咸宁市副市长镇方松宣布“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彭育园在致辞中表示,咸宁秉承了荆楚文化之风骨,渗透吴越文化之多彩,吸纳三苗文化之精髓,融粗犷与细腻于一体,集阳刚与阴柔为一身,古老与现代彼此融合,淳朴与浪漫相映成趣,形成了荆楚文化、吴楚文化与三苗文化等地域文化相互融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鄂南文化,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湖北科技学院作为咸宁的最高学府,肩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任,也应该着力思考与研究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方式与途径,从多视角、多领域的“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广大师生得以更生动形象地认识、了解到咸宁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入到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来,合力营造一个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在图文展览现场参观的文传学院老师王玉表示,“来咸宁生活了许多年,今天才深刻的了解到,原来咸宁有着如此丰富多样且独特深厚的文化遗产,而且每一个古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都有其厚重的历史。他们是咸宁大地众多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份让鄂南人自豪的宝贵财富。我被鄂南的文化遗产深深折服。”
据悉,咸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商代铜鼓、赤壁之战、北伐汀泗桥战役等是咸宁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提琴戏、拍打舞、呜嘟等是咸宁丰富民间艺术的典范。这些咸宁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咸宁市共发现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时刻、近现代重要史记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不可移动文物共2390处,其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334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处中国传统村落。

副市长镇方松宣布“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摄影:刘畅

学校党委书记彭育园致词 摄影:刘畅

副校长吴鸣虎主持启动仪式 摄影:吴乐盈

学生饶有兴致地参观“五古丰登——咸宁最美古建筑”大型图文展

展览现场,书记彭育园与学生愉快地交谈 摄影:刘畅

咸宁市“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启帷幕 摄影:吴乐盈

咸宁市“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摄影:吴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