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与动态 >> 正文

记住乡愁 守望家园——二○一四年中国民间文艺发展报告(摘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6-15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报告主持人:冯骥才 罗 杨

报告负责人:张志学 侯仰军

首席专家:安德明 祝鹏程

撰 稿:安德明 祝鹏程 张宪达

赵云彩 刘 畅 张 岩

侯仰军 李建平 刘 洋

审阅专家:乔晓光 刘晔原 叶 涛

林继富 陈泳超

2014年8月16日,彭丽媛同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在南京博物院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时,一起坐在尚未完工的苏绣作品《丝绸之路》旁体验刺绣

图片由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提供

一发展概况

在2014年度,中国民间文艺沿着传统路径持续传承,并得到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民间文艺的价值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更进一步的认可和更为积极的评价,成为本年度民间文艺领域的一大亮点。出席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和2014APEC会议的部分领导人夫人共同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经济体领导人身穿以宋锦制成的新中装拍摄“全家福”,是最为突出的例证。这为提升民间文艺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加强其影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来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问题专门进行座谈。会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从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精心挑选出300余篇名故事作为推荐的基础篇目,参加“聚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撰出版了《中国传统故事百篇》。

与此同时,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代表的人民团体、各类社会组织、学术机构还在全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了集中体验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机会。

本年度的另一要事,是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届常会上,以民间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中国民俗学会成功当选为新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查机构成员,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的许多工作将不仅仅限于国内,而且会面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二抢救保护

1.初步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推动大数据时代的民间文学保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众多人文学科领域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运用,而民间文学口头性与传承变异性的特点迫切需要数字化技术提供支撑。2014年2月,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顺利完成,这是迄今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文学中文数据库,该数据库共收录民间文学原始资料4905本116.5万篇(条),总字数达8.878亿字,可谓一部“民间文学四库全书”,为民间文学带来的新变革,成为方法和理论上的巨大转折。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数字化工作组委托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赴河北青龙,完成了538册皮影卷(手抄本)的扫描录入工作。9月下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又在吉林梨树县开展二人转手抄文本的挖掘、抢救工作,成功完成了对324部二人转手抄文本的数字化工作。

2.推进文化普查,记录民族文化基因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精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住建部等部门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2014年6月,“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在京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网同时正式开通上线,8月,由冯骥才主编、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范本》出版,为各地立档工作提供科学规范依据。同时,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别资助的《中国传统村落3D影像档案》也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下开始编撰工作。此外,汕头市濠江区马滘街道凤岗村原始信息和素材记录全部成果通过专家审核验收,以此为起点的“中国古村落档案馆”数据库开始启动。

与此同时,剪纸集成项目也取得突出进展。该项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于2003年8月,至今已出版《蔚县卷》《豫西卷》《医巫闾山卷》等卷本,已经有14个省启动并编纂《中国民间剪纸集成》。201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中心”,计划于2015年完成出版30卷地方剪纸集成的工作目标,进而完成整个《中国民间剪纸集成》50卷的编纂出版。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是近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力推动的另一项保护工程。本年初,为了配合唐卡文化的普查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发布了经过修订出版的《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工作手册》。9月,《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推进工作会在拉萨举行,各分卷负责人汇报了本卷工作的最新情况。此次普查强调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角度入手,取得《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和“中国唐卡数据库”双重成果。

3.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推进非遗保护

2014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1周年。4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7月,又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评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名录的建设也向科学化方向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分级保护任务更加规范明确。各地文化部门也加强了对非遗保护的考核与监督工作,增进了传承人对非遗的认同感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同时,非遗的立法也有所加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带动下,各地也开始了非遗的相关立法。据统计,目前颁布非遗条例的省份已达到20余个。

三传承传播

1.挖掘历史内涵,复兴民间传统

民间传统的复兴应该以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民俗文化为载体。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福建同安区莲花镇小坪村主办了2014年海峡两岸元宵褒歌会暨厦门市第八届褒歌赛总决赛;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主办了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等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民俗文化艺术节”;在湖北省以“中国端午、诗意宜昌”为主题,举行了纪念屈原、传承端午民俗的活动;以及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民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2.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传承人素质

对民间文艺传承人进行培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几年来已通过具体行动落实下来。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联人事部合作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行2014“传承·燎原”中国民间手工艺精品展暨第二期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此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联手培养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目前,专业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广泛参与,与民间传承人联动的民间文化传承机制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安徽、浙江、山西等省市都组织了各种旨在提升非遗传承和保护能力的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各乡镇文化站长以及其他非遗工作者。

3.举办工艺博览会,展示民间文化精华

本年度,秉承“传承与弘扬”的宗旨,在广东、江苏、贵州等地先后举办了大型工艺美术博览会。其中在广州举办的“吉祥中国·2014中国吉祥文化艺术品邀请展”、在苏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暨2014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的“首届安徽民间工艺精品展”、在上海举办的2014中国玉雕品牌博览海派玉雕艺术大展,以及9月在徐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等活动,均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及海外,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繁荣民间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拥有民族文化的省份,则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举办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博览会,如“2014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4.优化各级奖励机制,激发民间创造活力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创立至今已举办12届。为贯彻中央推动文艺评奖机制改革的精神,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和“山花奖”评奖工作会议,围绕山花奖评奖机制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地还设置了地方性的民间文艺奖项,如陕西设立“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福建设立民间文艺“山茶花奖”,调动了广大民间文艺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了民间文艺的行业典范和标杆,更加有利于民间文艺的传承。

四发展创新

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健全的市场规范

其一是在创造环节上加强了对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2014年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其二是在交换环节上,工艺品交易市场平台的建设趋于规范化。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挂牌启动,成为首个国家级的、服务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其三是从制度上确保市场主体的培养。如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文化厅联合下发《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对民间文艺从业者的教育培训。

其四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运作的良好结合。国家发改委与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旨在资助一批具有传承潜力,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但目前面临一定困难的非物质遗产项目,为其创造融入市场的机会。

2.发挥文化创意,拓展多元经营模式

2014年市场经营模式的开发依次展开。民间传承群体的管理走上正轨。如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正式注册成立法人组织,实现鱼灯舞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有序传承,凸显出法人组织通过确权在市场竞争中进行自我组织的巨大作用。

民间文艺在市场的推广上,形成了多种模式。2014年7月,在北京“五棵松青春狂欢季”中,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捆绑是一种能够吸引青少年群体的推广模式。而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及鄂尔多斯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的成立,则提出了“大景观”概念,展现鄂尔多斯各个时期游牧文化和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加强民俗活动之间的联系,促进传承和推广。

融入市场不仅表现在依靠市场活动的末端进行创新,吸引消费,运用民间融资手段使市场为民间文艺服务也是深入市场运作的一个重要方式。2014年佛山名为“一元众筹拯救民间剪纸艺术”的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3.旧瓶装新酒,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形式上,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经济体男性领导人拍摄“全家福”时所穿的以宋锦制成的特色中式服装最为突出。而宋锦在APEC会议上的精彩亮相,正是其积极拓展、谋求创新的结果。在材质上,民间工艺需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当代的法律和道德。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用骨雕艺术继承牙雕艺术,在完全承继牙雕工艺的同时,发掘牛骨的特点,为骨雕的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使得民间工艺借枝生花。在创意上,2014年故宫博物院制作的“御批扇子”、“朝珠耳机”等纪念品风靡一时,体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观念的深化。

五学术研究

1.探讨学科定位,推进学术参与社会建设

2014年8月,“民俗学: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会议集中讨论了民俗学的学科属性、学科视角的转向、理论的反思三个问题,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趋势。当年推出的《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年度报告——2013》尤其关注民俗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一、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时要充分汲取民俗文化的养分。二、要明确民俗文化在处理重大现实问题中的独特意义。三、要促使民俗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多角度参与。四、要明确民俗文化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五、要强化民俗文化在城乡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术出版成果丰硕

施爱东的《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则借助文化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讨论了不同时期西方视野中中国龙形象的流变。郑土有、奚吉平的《中国农民画考察》通过对农民画的大范围的田野调查,为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岳永逸的《忧郁的民俗学》则结合民俗学学科特征、历史、发展现状,从民俗学的立场展开了对当下文化、社会和国民心态的批判。王宪昭的《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则借助“AT分类法”,结合中国神话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神话母题进行了新的逻辑分类和编目。对海外学术的翻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德国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分别由户晓辉、吴秀杰翻译出版。此外,英国人类学家杰克·古迪的《神话、仪式与口述》、日本学者二阶堂善弘的《元帅神研究》等著作也被引译出版。民间文艺的期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专题研究和专栏等形式刊发了大量前沿成果。

3.统筹协作,节日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中国节日志》丛书首批10卷编纂完成。这一项目启动于2010年3月,是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是由国家首次发起的全国范围的节日志调查,旨在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准确、真实、全面的记录。目前已成立了132个课题组,参与该项目的专家学者总人数达1500余人,涉及调查点800余个。截至2014年6月底,已经收到结项研究30项,其他子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4.加强学理建设,推进非遗保护

本年度,有一系列的著作立足于反思性的视角,对“非遗”在中国的保护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与省思。户晓辉的论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指出,中国非遗保护实践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了非遗保护缺乏新的伦理、思维和举措的问题。刘锡诚的《反思与进言:聚焦非遗名录之民间文学》则对前十年非遗保护进行了冷静的反思,认为前三批国家非遗项目的申报缺乏普查的基础,存在着盲目性,此后的申报应建立在扎实的田野调查采录基础上。此外,近年来我国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各类非遗代表作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公布和动态管理,明确和落实了保护的责任。这些研究既有积极的理论探索,也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既有扎实的田野个案,也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应用性。

六活动交流

1.深入基层,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201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浙江杭州、江西万安、陕西西安三个展区举办了全国农民画展,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剪纸的艺术精华,使更多人了解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风貌。10月,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倡导让非遗融入生活。对孝文化的重新关注,也是传统文化回归民间的一项有力举措。迄今为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经考察、论证并命名了9个以“孝”为主题的文化之乡,并举办了2014中国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暨孝文化名城城市大联谊活动。

2.强化研讨,为民间文艺繁荣提供助力

本年度,各地组织了一系列会议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探讨。3月中旬,“景观中国活力乡村”——2014年度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家民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及全国各地的学者参加会议,论坛旨在依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通过对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和方法的探讨,探索古村落保护的办法和出路。11月1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文联和宁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专家学者交流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方法、经验、重点问题,探讨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新思路。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立足民间文艺实践前沿课题开展专题性理论研讨,举办了系列活动,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启动30周年座谈会、“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60年研讨会”、《南通原生态民歌集成》研讨会等,以研讨成果明辨发展方向,把握发展规律。

3.多元追求,地方节会活动遍地开花

一些地方节会活动建立在传统节庆的基础上,如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各地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民俗文化艺术节”(西安)、清明文化节(河南开封)、“201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湖北宜昌)、全国藏族情歌大赛(青海)、全国二人台大赛(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等。另一些地方节会活动则依托当地标志性文化,如1月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蒙古族冬季服饰大赛、8月吉林省长春市的“2014长白山国际萨满文化艺术节”、9月山东省泰安市的“第四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湖南省花垣县的“中国·湖南花垣苗族赶秋暨苗绣展示会”等。

4.文化交融,国际民间文艺交流活跃

我国政府一直对国际交流给予大力支持,并在海外主办了一系列中国文化展示活动,如巴林“中国文化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月”活动等。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组织举办及参与了多场国际民间文艺交流活动。2月14日,由中国文联和摩纳哥政府联合主办了2014“今日中国”艺术周暨摩纳哥中国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工艺代表团2月9日赴美参加“北美首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节——欢乐春节文化周”,其后又参加了8月在以色列举办的“第39届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艺术和手工艺艺术节”。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在海外举办的民间文艺交流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