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与动态 >> 正文

留住香城文化记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3-31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眸记者 李娉 通讯员 曹雨花(转自咸宁新闻网)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多,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目前正式公布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省级保护17项,市级保护32项,县级保护名录167项,分属不同的类别。

在历史的传承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摸清家底 积极申报项目

2006年,我市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原则,深入田间地头普查,共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7000余条,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技艺、医药、民俗等九大门类。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为此后形成全市非遗名录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申报工作中,各县市(区)共计产生市级名录四大类13项,包括《李闯王传说》、《钱六姐故事》等5项民间文学;《拍打舞》、《哪吒灯》等2项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提琴戏》等。其中《钟九闹漕》、《双合莲》、《钱六姐的故事》、《李闯王传说》、《通山山鼓》、《呜嘟》、《脚盆鼓》、《拍打舞》、《提琴戏》等9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

2008年6月,市级名录《提琴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迄今为止我市唯一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项目。至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体系完成。

2009年,第二批市级名录公布,包括1项传统医药类:《麻塘镇氏祖传秘方》,该名录同年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省级名录。

2010年,我市公布了第三批市级名录,共计五大类6项,即民间文学1项《咸宁长篇叙事山歌》;传统戏剧1项《打锣腔》;传统美术1项《通山木雕》;传统技艺2项《杨芳酱油酿造技艺》、《黄龙牮纸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项《胡氏烧烫伤疗法》。以上6项名录除《打锣腔》外,其余5项全部入选省级第三批名录,并于2011年由省政府公布。

2013年,赤壁赵李桥砖茶(黑茶)制作技艺、通城打锣腔、通山采茶戏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赵李桥砖茶、通山木雕、麻塘风湿病马钱子药方正在积极冲刺国家级名录。

优化格局 营造保护氛围

在实际工作中,纳入非遗名录体系仅仅是非遗保护的一个环节,传承和弘扬则是保护的意义之所在。为此,我市围绕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特色活动等非遗项目开展保护工作,重点收集和保护相关文献资料、典型实物和原始场所。

继2009年8月咸安区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鉴证为“嫦娥文化之乡”后,2013年,通山九宫山镇熊氏木雕又成功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为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我市通过挖掘整理非遗项目、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等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间,由本地民俗专家编撰出版了《咸宁民间文化全书》之《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第一、二卷)、《崇阳民间故事》、《崇阳民间歌谣》。将赤壁脚盆鼓、通城拍打舞以舞台活态的形式进行宣传,《赤壁脚盆鼓》荣获第二届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凤凰金奖;《拍打舞》作为湖北省唯一表演节目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展演并获金奖。

每年的遗产日,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均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专题讲座、专家论坛,并在媒体开辟专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第13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市文体新局首次尝试以庙会形式,将木雕、剪纸、汉绣等传统技艺,嘉鱼鱼丸、蒸糕、通山包砣等特色饮食,咸安《高桥锣鼓·斤求两》,嘉鱼《呜嘟》,赤壁《脚盆鼓》等地域特色浓厚的民俗表演,进行完美结合,受到市民一致喜爱和追捧。

集聚合力 加强整体保护

为深入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市文体新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调研和督查,多方收集信息,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群文部门与市政协合作出版《咸宁文史资料》等丛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相关情况,并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对国家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地区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地区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据市文体新局局长潘华介绍:“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多层次、多形式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难、传承难、发展难等三大难题。”